古建筑门窗,古建筑门窗花格和图案图片

门窗资讯网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建筑门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古建筑门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古代门窗尺寸有什么讲究?

在古代传统学中,对门的尺寸是要求很严格的,一般都用鲁班尺测量大门尺寸。古代鲁班尺长46.08厘米,现代鲁班尺长度分别为42.9厘米和50.4厘米。尺上标注了:“财”“离”“义”“官”“劫”“害”“本”,在这些字底下,另外有四组小字详分吉凶含义。

古建筑门窗,古建筑门窗花格和图案图片

古代关窗户的叫什么?

我国的古建筑多以传统木构建筑的框架结构设计,这使窗成为中国传统建筑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

秦汉以来,古建筑格式一直在变化,门窗也随着建筑的变化而变化。早期的窗,比较小,而“窗”字底下是一个“囱”字,烟囱的“囱”。“囱”就是“窗”的最早字形,它是用来透气换气的,而现在说的烟囱则是用来排烟的通道,过去就是采光的一个通道。

所以,“窗”本作“囱”,即在墙上留个洞,框内的是窗棂,可以透光,也可以出烟,后加“穴”字头构成形声字。《说文》说:“在墙曰牅,在屋曰囱。窗,或从穴。”在古代,窗户除了称为“囱”之外,还有其他别称,比如“向、牖、轩、轩榥”等等。

向,是个象形字,从宀(mián),从口。“宀”表示房屋,甲骨文中像屋墙,有窗户之形。向的本义就是朝北开的窗户。“向,北出牖也。”——《说文》。古宫室北墉,无户牖,民间或有之,命之曰向。

“牖 ”,是个会意字,从片户甫。片,锯开的木片,“户”指窗。先秦多用牖,窗少见。本义指窗户。“牖,穿壁以木为交窗也。”——《说文》。段注:“在墙曰牖,在屋曰窗。” 也就是说,有土墙的屋子里的窗叫牅,全木质的屋子的窗叫囱。

“轩”, 形声。从车,干声。轩的本义是古代一种前顶较高而有帷幕的车子,,供大夫以上乘坐,窗之义为引申。唐代诗人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杜甫《夏夜叹》中的“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即是。

东方古建筑有拱形窗吗?

东方古建筑有拱形窗。

日前,记者在南屏乡走访时发现,该乡甘塘村绝大部分房屋的门窗造型都是拱形的。据当地居民介绍,村里的古建筑群大多有上百年了,全村至少有上百间这样的屋子,到现在还保存得比较好。

  记者还发现,除了门窗外,连走廊的顶端、猪圈的门也是拱形的。

  在采访中,村民汤志前介绍说:“以前,村里的建筑都是这样拱形的。一方面,是为了美观,另一方面,是牢固,还节省材料。现在看来,我们村的先人在造房子方面有很高的智慧。”

仿古大门的宽度和高度的比例?

仿古门窗的门扇大小与房子的高度有关。例如,每扇80cm*4的仿古门总宽3.2米,高2.4-2.8米。

单扇仿古门尺寸:宽0.9-1.1m,高2.2-2.5m,

两扇仿古窗宽1.4-1.5米,高1.8-2.1米。

许多人盲目追求吉祥的大小或鲁班的尺寸。事实上,他们还是要根据建筑本身来设计。仿古门窗没有固定的尺寸,仍然取决于设计比例。

古建筑有哪些在通风降温方面的设计?

我国古代建筑的通风降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当时的房子顶部已经有排烟通风口的设计。

我国古代建筑是从总体布局、选择朝向、利用天井和组织各种各样的门、窗、花墙等方式综合地解决通风降温问题的。

南方气候炎热潮湿,一般朝向都选择南或东南,因为南方夏季主导风向是南和东南,对加强通风降温是有利的。

因为太阳光是从南往北照,我们的房子才是坐北朝南,这样才能享受阳光的沐浴。我们的房子应该以南为正向,当房子因为地形等原因不得不朝北时,朝南的墙面应尽量开窗,以便引导南风入室。南方民间住宅通常都是以这种南北向的门窗和天井上口的高差所产生的气压差来加强通风的。

门窗是室内通风的主要孔道,它的形式、位置、大小、高低都直接影响建筑的通风降温效果。

屋顶开窗洞具有较高的通风效率。明代出现的无梁殿,因为墙厚而不利于通风,开窗也受到结构的限制,古代工匠则在山墙高处开镂窗和在屋顶开排气洞等来解决通风降温问题。

当然,也会有机械通风的现象。古人的智慧是无限的。我们应该学习运用,发扬光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建筑门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建筑门窗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