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桥段铝门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桥段铝门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零式战斗机被称为“打火机”?
“零战的机体为了极端减重,采用了‘易燃的’镁合金制造,被美军穿甲燃烧弹击中后,就变成了一个个空中的‘火鸡’。”
但这个其实是错的。零战根本没用镁合金,当时镁合金确实应用在了航空领域,比如Fw-200的开裂式襟翼就是镁合金造的。但是这个零战没关系。零战用的是ESD。
30年代末,日本住友金属工业的五十岚勇搞出了一款新合金。也就是超级杜拉铝(ESD)。
零战就用这个。这个名字就炫酷狂霸掉渣天的超级材料是啥呢?按照今天的国际排号,ESD类似于7075铝合金,和7075-T6最为相似,虽然一些材料占比上有细微的区别,不过总体性质还是很相似的。
ESD有时效硬化现象,具体不展开,总之这是一种强度,硬度都很高的材料,因此也被称为超硬铝合金。这种铝合金的用途非常广泛,M16拿它做下机匣,iPhone为了解决之前容易被掰弯的问题,号称是使用了航空级铝合金,也就是7075-T6。但是ESD并非完美的材料,它也有其固有的缺点,他是铝合金。铝合金在高温的力学性能很差。在酒精灯下加热铝箔,即使铝箔被烤到熔化,你也无法点燃它。
因为铝氧化生成的氧化铝是很好的阻燃材料。
在空气稀薄且高速的高空,零战上的铝合金竟然在燃烧?说实话我是不信的。更有可能的情况是零战因为没有采用自封闭油箱,起火后机翼温度逐渐升高,铝合金硬度强度下降,随着时间的推移,“砰”的一声,被负载压垮。
但是在高温性能上,各国的铝合金都是这样。
实际上铝氧化生产氧化铝阻燃,这点初中化学就讲过。零战被称为打火机,主要是因为没有自封闭油箱。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的零式战斗机是一种著名的战斗机。在网上曾经流传着一种说法:零式战斗机的机身是铝镁合金制造的,因此被击中后会起火燃烧,迅速解体,因此有着“打火机”的称号。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事实上,零式战斗机的机体材料根本不是铝镁合金,只是一般的铝合金而已——其翼梁结构使用的是日本自行研制的ESD铝合金,类似于现代的7075铝合金。这种材料在高空高速的状态下是不可能燃烧起来的。虽然零式战斗机由于没有自封油箱,油箱被击中后容易起火燃烧,导致飞机解体,但这并不是“打火机”这一名称的来源。实际上,“打火机”原本属于另一种日本军用飞机:一式陆上攻击机。作为一种中型轰炸机,一式陆攻不仅具有巨大的油箱,还严重缺少装甲防护,因此中弹后极易起火燃烧。再加上一式陆攻以鱼雷攻击为主要攻击方式,在空中像个靶子一样,所以取得了“打火机”的名号。
事实上,在美日双方著名的马里亚纳海空大战中,由于飞机性能与飞行员水平的差距,零式战斗机被美军的F6F“地狱猫”战斗机打出了极为悬殊的交换比。以至于美军飞行员将此战戏称为“马里亚纳猎火鸡大赛”——而零式战斗机自然就是“大赛”中的“火鸡”了。而将零式战斗机张冠李戴成“打火机”,极有可能就是由这一说法误传得来的。
“空中打火机”是美国人在1944年后给零式战机起的外号,而此时距离零式战机服役已经五年了。在这五年里,零式战机几乎没有进行过大的升级。而美国的装备早已更新换了好几代。
但是零式服役之初可以说是中国人和美国海军的恶梦。在1943年之前几乎没有人敢和零式低空狗斗,美国人也是在战斗中总结出的丰富的经验。说的简单一点,就是不要和零式在低空狗斗,如果你被零式战机咬住那就把油门轰到最大,立马爬升,然后到高空之后又立马俯冲。然后在这段时间内寻找机会。能做到这一切的,除了美国强劲的发动机动力外,还有依靠无比厚重的战机装甲结构。因为美国人研究一架俘获的零式战机,才知道零式的弱点。知道零式是不敢做这样的动作的。
零式战机本体材料不算优秀,但是它的设计理念也可以说是渣,但是就是这样外界认为不可能的事就让日本人“负负得正”整出了逆天的零式。要知道零式战机空重才1.5多吨,飞机发动机最高才1000马力,而美国F4F空重就达5点几吨,飞机发动机最高能轰到2000马力,而多出的那几吨装甲就是用来保护油箱、发动机和飞行员的。
所以零式那可怜的吨位你还奢求还有装甲来保护油箱发动机和飞行员?所以“空中打火机”只不过是美国的国力对日本国力的嘲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桥段铝门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桥段铝门窗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